自制指南针,大班课堂上的小探险
在幼儿园大班的科学课堂上,自制指南针的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,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堂充满探索与发现的课程,一起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方法和孩子们的表现。
一、课程初衷与准备
我们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自制指南针的活动,让孩子们亲自动手体验科学的魅力,理解指南针的原理,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,为了达到这个目标,我们准备了必要的材料,如磁铁、缝衣针、铝制饮料瓶等,以及详细的制作步骤和安全须知。
二、制作过程中的发现
在制作过程中,孩子们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专注度,他们按照老师的指导,一步步将磁铁与缝衣针结合,制作出简易的指南针,在制作过程中,有的孩子发现针尖会指向某个方向,表现出对指南针原理的好奇;有的孩子在尝试不同材料时,意外发现了不同材料对磁性的反应不同,这些发现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,更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。
三、教学反思与改进
在课程进行中,我们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和策略,起初,我们采用了传统的讲授方式,但发现孩子们的参与度并不高,我们改为引导式的教学,让孩子们自己动手、观察、发现,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参与度,还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指南针的原理。
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,在安全方面,我们需要更加详细地讲解安全须知,确保每个孩子都明白哪些步骤是安全的,哪些是需要特别注意的,在引导孩子探索的过程中,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时间和空间,让孩子们自由发挥,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,我们还需要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价,让孩子们明白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。
四、孩子们的成长与收获
通过这次自制指南针的活动,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指南针的制作方法,还了解了磁场的原理和指南针的应用,更重要的是,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,他们开始懂得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,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,这些能力将伴随他们成长,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五、结语
自制指南针的课程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实践,我们通过引导式教学和动手实践的方式,让孩子们在玩中学、学中玩,充分体现了“寓教于乐”的教育理念,我们相信,只要我们不断反思、改进教学方法,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孩子,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探险之旅吧!